全套書目《七兄弟》、《神鹿》、《二郎》、《顧米亞》、《火童》、《三件寶貝》、《老鼠娶新娘》、《十二生肖的故事》、《青稞種子》、《蛤蟆娃》、《後悔鳥》、《馬頭琴》、《王湯圓打鬼》、《想當大王的屎克螂》、《九十九個娘》、《白兔姑娘》、《龍牙變星星》、《丹雅公主》、《半邊鬍子》、《柯楚遜的妙計》、《獨頭娃娃》、《哪個錯找哪個》、《板橋三娘子》、《洞庭魚王》、《通獸草》、《人參精》、《誰做天下萬物之王》、《金瓜與銀豆》、《蝙蝠》、《坍東都》
繪本童話中國

每個民族的童話或傳說都人類文化瑰寶的一部分,也是啟發兒童創造力的泉源,【繪本童話中國】正是兒童讀物的精采瑰寶!

  遠流結合世界傑出的華人圖畫書藝術家,精選中國各民族代表性故事,在故事上精密編寫,在風格上加求完美,完成這部「我們寫,我們畫,我們的故事,世界人欣賞」的【繪本童話中國】。這一套為孩子製作的童話經典,為中文世界兒童書,注入一股新生命,不僅是一套劃時代的巨獻,也是孩子的最愛。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多種已授權英、美、日、韓、丹麥……等外語版本,是最受各國父母、孩子歡迎的中國童話書。

  聯合國兒童救援基金會分別在1992年及1993年的義大利波隆納國際兒童書展,將最佳插畫獎頒給遠流製作的圖畫書《神鹿》《板橋三娘子》,這是台灣出版的兒童書首得到國際大獎的肯定。同樣出自遠流的《老鼠娶新娘》也於1992年榮獲西班牙巴塞隆那「加泰隆尼亞」最佳插畫獎及當年度「中國時報」最佳童書。另外如《七兄弟》《二郎》《顧米亞》《青粿種子》《火童》等書,也都分別入選波隆納兒童插畫展及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插畫展,這是台灣出版界首度有這樣輝煌的成績。

  【繪本童話中國】全套三十冊,均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主題,在人格方面,啟發孩子夢想與想像的空間;在生活能力方面,培養獨立及多元價值的觀念;在社會行為方面,則關照到分享、環保、友誼等題材,希望發揮童話教育價值的極致,讓您的孩子擁有健全和諧的發展。

七兄弟

試聽

文/郝廣才‧圖/王家珠
這是流傳在山東沿海的故事,七個有神奇能力的兄弟,因機緣救了皇帝一命,卻因而展開一連串鬥智鬥力的故事。繪者以秦為背景,透過擬人化的動物角色,讓孩子親切地進入歷史時空。在豐富錯綜的構圖中,總能一在發現新意。服飾,髮型,器物......在童趣躍然的筆下,考據也毫無失誤。在強烈的戲劇效果中,仍能營造纖敏微妙的深思熟慮。

【名家推薦】詹宏志
 在過去,我們繪故事書「插圖」,圖畫是隨文字起舞的配角。在「繪本」裡,圖畫本身要說很多話、做很多事,成為不識文字的小孩啟蒙主角。這樣的圖畫不僅是要花很大的藝術力氣,也要有和小孩溝通誠意,以及對小孩心靈的親切想像......。
 我至少讀過王家珠的六本書了吧?從《白賊七》到《七兄弟》,我覺得她一直在進步;在《七兄弟》裡,所有造型都有動物的特徵,所有圖畫都有自己的表情和表演(除了故事主線以外,每幅圖都有許多趣味細節等待你去發現),這是內心充滿小孩想像世界畫家才做得到的事。──她是為小孩而畫,不是為自己......。

神鹿

試聽

文/莊展鵬‧圖/馮健男
這是甘肅地區的傳說。每當沙漠風暴發生,便會出現一隻神鹿,指引人們脫離危險。一個曾被神鹿救命的蛇醫,竟然為了貪圖賞賜,帶領國王的人馬來追殺神鹿......。繪者將敦煌佛窟壁畫的表現法納入畫中,運用一大片一大片的強烈色彩,簡潔有力地表現出古西域的奧秘與輝煌。畫中人物即使在猛烈的動作中扭曲轉動,輪廓依然那樣穩固簡潔。神鹿時而在眼前走動,時而遠在天邊靜息,震撼與秩序達到舒徐有力的平衡。

【名家推薦】小野
 不同民族之間在相互發現和交流的過程中,常常引發彼此的猜忌和排斥,可是如果能透過一種和平而相互欣賞的角度,也許各民族之間可以包容對方的文化特色,甚至吸取對方的菁華而強化自己的文化內涵。
 「神鹿」這本書從故事的內容到插圖的形式和呈現似乎都在傳達著這一個相同的意念。住在沙漠兩端彼此陌生的民族因為神鹿的帶領而碰面了,本來是件擴大視野的事,可是卻因為狹隘的胸襟而阻隔了往來,甚至還想殺掉神鹿,這是人類的愚昧。所幸,神鹿沒死,繼續指引著其他的人越過沙漠,使人與人繼續接觸。
 或許我們也應該用同樣欣賞的角度來看插圖,瞭解敦煌壁畫的燦爛與輝煌,如果你瞭解我們祖先有些是來自甘肅,那麼我們所欣賞的就不只是「別的」民族的文化了,原來我們也和敦煌壁畫有著血緣關係呢。

二郎

試聽

文/莊展鵬‧圖/阿興
傳說,天上有個光明宮,宮裡住著十二個太陽。一天,十二個太陽一起偷跑出宮,造成人間的大災難。看守光明宮的巨人二郎,決心挑巨山,壓太陽,他能成功嗎?繪者大膽地將光線,速度,動作等主題突立於前,創造激昂動人的效果。乍看之下,如同中國的書法,運筆迅速,如自然湧發而出,在靈感顛峰之際,補捉主題。率真的創意,嫻熟的技巧,結合成比傳統更真實的生命。

【名家推薦】林良
 中國神話中,關於太陽的故事很多。「夸父逐日」、「后羿射日」,都是有名的太陽故事。在「夸父逐日」故事中,天上只有一個太陽。在「后羿射日」故事中,天上有十個太陽。「二郎」,這個採自中國安徽省神話故事中,天上竟有十二個太陽。這十二個像淘氣孩子的太陽,歸巨人「二郎」束。小讀者讀了這個「很少聽過的太陽故事」,一定會有新鮮的感覺。作者莊展鵬,以活潑生動的文筆,完美的敘述了這個感人的故事。
 這本書繪圖阿興,善於捕捉神話的粗獷、宏偉氣勢,他的構圖,具有一股懾人的力量。他的「神話繪畫」,獨樹一格,能接引兒童進入一個充滿魅力的「神話世界」。

顧米亞

試聽

文/劉思源‧圖/王炳炎
這是雲南布朗族的創世神話,敘述布朗族始祖顧米亞,開天闢地的事蹟。傳喚了先民對大自然的解釋和生命的希望。繪者運用融洽的輪廓與柔軟豐美的色彩,靈巧傳達光線和空氣的顫動,明滅。主題與備景的交互吞融,展現迷魅境地的神秘力量。人物的動作,配製著縝密的韻律,賦予整個構圖穩定作用,加深了畫面的靜謐氣氛,也為觀者的想像力留下寬廣的餘地。

【名家推薦】薇薇夫人
 西方的孩子大都知上帝創造了和人類,中國孩子呢?也許聽過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但是他們可能還沒聽過中國其他民族的創世童話。顧米亞是雲南布朗族開創新世界和人類的神,本書作者用活潑可親的文字,寫這個巨人的神勇和對人類的關愛。同時有很多富有童趣的幻想,像用犀牛腿當柱子抵住天,大烏龜托住地就很吸引人。
 每一幅插圖融會了中國水墨加印染和點染的美感,生動的線條更增加圖畫的韻律,而且在寫實的民族服飾和造形之外,還有童話的幻境,和文字呼應渾然一體,所以能入選1991年義大利隆那國際兒童書插圖展。

火童

試聽

文/小野‧圖/毛水仙
這是雲南哈尼族的傳說。少年阿札不惜犧牲為族人求取火種。象徵先民 為生存的奮鬥和希望。繪者運用石紋的肌理,厚重密實的色彩,構圖充滿張力,傳達出屬於中國西南天空下的自然神奇及悲壯的戲劇氣氛。

【名家推薦】林海音
 生活在雲南山區的哈尼族,整年過著陰暗和寒冷的日子,所以「火」對他們是最最需要的──為了光明,為了溫暖。也因此自古以來,哈尼族人各個練就了堅忍的性格,強壯的體魄:也永遠想著,他們該怎對攫取了火種的惡魔那兒,把火種取回來。
 小野原是編寫電影的劇作家,《火童》是他第一次為小朋友寫的書。他運用極少的文字,表達出濃郁深厚的感情。看到火童阿札跪別母親,攀山越嶺,營救父親,取火吞肚:奔回家後剖膛取火,溫暖了家鄉,光明了山區,自己卻緩緩死去,怎不讓人落下感動的淚?
毛水仙的繪畫是優美的配合,濃郁而多彩多姿,更有他自己的畫風,那就是吸取和採用國畫式的技法。工筆的人物典型──有著敦厚的嘴唇,俏麗的眼角。背景的筆觸則取向中國古典的碑拓、岩聳、看那朵朵的中雲彩,流動於天空,是突出而令人喜愛的畫風。

三件寶貝

試聽

文/王宣一‧圖/張世明
這是維吾爾族的傳說。在新疆天山一個得到仙泉賜寶的老公公,被酒舖老闆接連騙去會拉金子的毛驢,能便出錦布的布尺,能掃出珠寶的掃帚,老公公如何能找回失去的寶物呢?

【名家推薦】蘇振明
 《三件寶貝》是新疆維吾爾族的民間故事,故事裡的寶貝是仙泉送繪砍柴老公公的禮物,目的是要讓這對貧苦的白髮夫婦,不必再靠吃力砍柴工作維生;可是,這位仁慈的老樵夫,先後三件寶貝總是被酒店老闆給盜換,因而發生曲折有趣的故事。
 插畫家以簡明的線條,裝飾性的色調來描繪維吾爾人的生活風貌;其中人物的服飾與生活器物,件件反映傳統民俗工藝圖案的情趣。這本書的故事情節輕鬆,內容卻將善良與貪心,誠實與奸詐做了深刻的對照。插畫風格明快,色彩華麗浪漫,讓讀者產生神遊新疆的滿足感。

老鼠娶新娘

試聽

文/張玲玲‧圖/劉宗慧
這是流傳在台灣本土的故事。老鼠村長為了替自己的女兒尋找最強的丈夫,牠找太陽,風,雲,牆....,究竟誰才是最理想的夫婿?繪者劉宗慧透過小老鼠的眼光,來看成人的大千世界,好似地球之於宇宙,有種積極的推動感,給小朋友一份真誠而又美麗的想像。在畫中有許多故事與圖畫的相互輝映往往令人莞爾一笑,繪者的細密與畫趣也隨處可見。

【名家推薦】BANDNESEN/美國Northland Publishing Co.發行人
 《老鼠娶新娘》有著特殊中國傳統色彩及細膩的畫風。本書的畫者,有很好的幽默感,圖裡面有好小地方讓人莞爾一笑。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老鼠的世界和人的世界構成了有趣的畫面──大社區裡面的小社區。這我聯想到地球之於宇宙,所我覺得它具有激發想像力推動感。
 另外,我發現這本書可以完全不看文字,依著圖畫裡豐富的內容,自己編故事。這對小孩子來說,太可貴了!他可以用這本書,今天編一個故事,明天再看,又編出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是很奇妙嗎?我每次重新看這本書,都會發現新的東西。

十二生肖的故事

試聽

文/張玲玲‧圖/李漢文
這是傳頌已久的民間故事。為什麼又黑又小的老鼠會排第一?原來十二生肖的排列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插曲。繪者匠心獨具,以特殊的紙雕藝術,融入民間故事之中。每一刀都充滿了生動的指觸,每一幅皆趣味橫生。色彩的用度十分活潑鮮明,在畫面氣氛的營造上已贏得先機。

【名家推薦】桂文亞
 嚴格說起來,這個故事太「古老」了點。可是從中尋思新意,古老的故事也永遠不陳舊。小讀者不妨這麼想:分工合作存在什麼意義?聰明的老鼠為什麼非要爭第一,而不顧朋友道義?既然是「渡河比賽」,龍麼是從雲端裡伸出頭來?蛇怎麼草叢裡鑽出來?最後對老鼠的報復,是否意味著中國傳統觀念裡的「因果報應」?...... 
 童話不一定需要「科學推敲」,可是如果多想想,仍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中找到「?」,而這「?」,可以幫助我們獨立思考和得到更多的閱讀樂趣。至於插畫者風格獨特立體的紙雕」效果,更可以拓展我們美的感受和無限想像的空間。

青稞種子

試聽

文/王宣一‧圖/毛水仙
這是青康藏高原的美麗神話。王子阿初為了取得青稞種子,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闖入蛇洞....。相信大家對於毛水仙處理石紋肌理的技法已熟悉,其厚重密實的鋪設,及色彩張力的運用,使得俄滿族的傳說,更添上幾許的神秘色彩。

【名家推薦】孫小英
 讀完了「青稞種子」,不禁想起朋友由西藏回來,說那兒的狗很多,就像在印度街上隨處可以看到牛一般,是受人喜愛,甚至尊重的。原來今日西藏的主食青稞,是當初一位布拉國的王子,冒著生命危險取得的,他曾經遭受蛇王的魔咒變成一隻黃毛狗,後來在堅貞的情愛中才獲得化解。
 飲水思源,一粒小小的種子,可以衍成一大片的麥田,生食萬千的百姓,代代相傳,不敢稍忘,遂編織成美麗神話,常駐人們的心田;對於這類的傳說故事,應該特別值得珍愛,無論確實與否,凡事心存「敬」意,自然流露出對生命的珍惜與尊重,而這正是一切講求快速便捷的現代人所最久缺的。因此,多讓孩子們接近這些遠古的童話,悠遊在細緻典雅的圖畫中,便彷彿在孩子的性靈裡,埋下了一顆「青稞種子」,最後也將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與果實來。

蛤蟆娃

試聽

文/郝廣才‧圖/柯明
這是陜西省的傳說。一對老夫婦,盼兒盼多年,盼來個其貌不揚的蛤蟆娃,村姑村姊沒人敢嫁。哀哀蛤蟆娃,難道是造化愚弄了牠?繪者將中華民族根深已久的年畫再度推陳出來。在一片現代藝術之下,是一股清澈之流。特別是在畫的周邊以刀剪痕的方式來處理,真是獨樹一格,讓人產生鄉土的情懷。

【名家推薦】鄭雪玫
 【繪本童話中國】系列的取材範圍較廣,蒐羅中國各地區的民間傳說與故事。各書雖出自不同的作家及插畫家之手,但其封面及扉頁均色彩典雅,吸引人,整體設精緻,插畫具獨特風格,而且細節豐富極具可看性。故事內容易激起共鳴,不僅中國孩子感到親切,即使四海之內的小朋友們也不至感到陌生。因世界各地的民間傳說與故事,基本上可說都是溯自同源的,一旦流傳各地,因地緣而產生不同的詮釋。
 《蛤蟆娃》的故事與英國民間故事《Tom Thumb》相似,但更溫馨感人。作者文筆流暢,故事道來娓娓動人,那幾首歌謠更是韻味十足。插畫充滿濃郁的中國味,畫面而呈現富旋律的動感及恬靜愉悅的氣氛。人物臉部線條簡單,卻勾勒出他們的情緒。一本老少咸宜,可供孩子單獨欣賞或親子共讀的優良讀物。

後悔鳥

試聽

文/林淑慎‧圖/姜成安
這是湖北省的神奇故事。深山裡有隻後悔鳥,牠每天唱著:『後悔!後悔!』,牠究竟在後悔什麼?繪者將唐朝仕女圖帶入水彩的世界中,在人物的刻畫,及背景的勾勒上,都可看到傳統與現代的閃動創意。在細細品味畫韻之餘,也娓娓道出故事情節中的哀淒之處。

【名家推薦】王宣一
 《後悔鳥》是一則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民間故事原型改編的童話,童話故事的完成,有時候並不在故事本身,聞名全球的迪斯耐卡通故事,其實也都源自於同一個典型,白雪公主、仙履奇遇記──到1992年的美女與野獸,六十年來主題沒變,也都同樣出自希臘神話的原型,當年的孩子已變成爺爺、奶奶,新一代的兒孫輩仍一頁又一頁的讀著同樣的故事。
 但是舊故事是否享有新生命,負責改編的工作者則具有重大責任,從撰文、繪圖到編輯,都必須對繪本話有足夠的認知,《後悔鳥》在這三方面都可以稱得上是完整、成熟的作品。

馬頭琴

試聽

文/莊展鵬‧圖/阿興
這是察哈爾草原的傳說。牧童蘇和與心愛的小白馬在王爺狠心拆散之下,他們命運將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呢?繪者藉繪圖表現充分的動感,美麗的夕陽和羊群,把我們帶入遼闊的大草原,亦詩亦畫的境界,令人流連不去。

【名家推薦】馬景賢
 這是一個生在蒙古大草原上故事。一個叫蘇和放羊的孩子,在草原上撿到一匹瘦弱的小白馬,在蘇和細心照料下,小馬一天比一天健壯,能跑、能跳,會幫蘇和看守羊群,是一匹很出色的馬。王爺看上了要買,蘇和不肯賣便把馬搶走。當王爺騎上小白馬,馬亂蹦亂跳,把王爺摔了下來。馬在逃回蘇和家的途中,被亂箭射成重傷,到了家便死了。
 畫牛插圖很有動感,美麗夕陽和羊群,把我們帶入遼闊的大草原,是詩是畫。蘇和拉著用小白馬骨頭和尾巴做的馬頭琴的琴聲,聽了悲哀的琴聲,像在訴說他們珍的友情,同時也在說明一個道理:人與人或人跟動物,友誼的建立要靠愛心,是沒法子用蠻橫的手段獲得的。

王湯圓打鬼

試聽

文/林淑慎‧圖/施蔚
這是流傳於四川省的民間故事,敘述賣湯圓維生的王湯圓,因不滿陰間諸鬼白吃他的湯圓,次日遂以石灰包上雞糞作成臭湯圓售予他們。陰府閻王食後大怒,立刻命令眾鬼捉拿王湯圓,他該怎麼辦呢?

【名家推薦】張湘君
 《王湯圓打鬼》這個流傳於四川省民間的民間故事,敘述賣湯圓為生的王湯圓,因不滿陰間諸鬼白吃他的湯圓,次日遂以石灰包上雞糞做成臭湯圓售予他們。陰府閻王食後大怒,立刻命令眾鬼捉拿王湯圓,幸好王湯圓沈著應付,終能智取眾鬼及閻王本人,順利脫逃。
 一般媒體中所描繪的閻王及其手下眾鬼,常予人詭異恐怖的印象,然而,本書中的鬼魅,臉相及穿著皆採寺廟彫樑畫棟上畫像的造型,誇張、逗趣;配上熱鬧緊湊的情節描繪,使得畫面充滿民俗繪畫鮮明、奇幻、揶揄的趣味。
 兒童多數富於幻想,喜愛「神遊於外」,《王湯圓打鬼》這個民間神怪故事含蘊豐富的想像,發人深省的真諦和濃郁的情致,可滿足兒童心理中的好奇、遊戲,以及同情的需要,對於豐富兒童的想像力以及培養兒童的道德意識,有特殊的意義,故樂抒所感、為之推介。

想當大王的屎克螂

試聽

文/劉思源‧圖/唐壽南
這是根據雲南佤族的傳說寫成的有趣故事,大概現代的小朋友,包括在城市長大的父母,都可能沒看過昆蟲屎克螂吧,在本書中,屎克螂是被視為很倒楣的,這是他們欲與人類奪權不成所致。

【名家推薦】朱天心
 大概現代的小朋友,包括在城市長大的很多我們這一輩父母,都可能沒看過昆蟲屎克螂吧。那必須在農業社會或衛生設備不全的環境才有機會看到情景;路邊一泡動物或人類的糞便,其中忙進忙出的黑黑圓圓的屎克螂蟲。
 而在這個根據雲南佤族的傳說寫成的有趣故事中,屎克螂是被視為很倒楣的,之所以如此,是它們欲與人類奪權所致,其中還包括動員過老鼠、蚊子等等。
 埃及與中國看待屎克螂如此不同,人類與其他動物蟲獸的利益也如此難,多如社會的多元價值觀,是小朋友們讀完這本書後,父母們可稍作提醒,並不失趣味。

九十九個娘

試聽

文/王宣一‧圖/張世明
本書是一則典型的『聚寶盆』類型故事,它一方面滿足了人類發財的夢想,一方面卻又十分掃興地一把打醒夢中人,而適度地提出教訓。在本書的結尾,像影印機般的寶缸中爬出一個又一個頭尖、尾短的杏桃,把始終認定『有總比沒有好,多一點總比少一點好』的『貪不夠』給嚇得兩腿發直。

【名家推薦】賴惠鳳
 《九十九個娘》是一則典型的「聚寶盆」類型的故事,它一方面滿足了人們發財的夢想(假如有個可以源源湧出財寶的寶盆,該有多好哇!!):一方面卻又十分掃興的一把打醒夢中人(嘿!嘿!貪心的下場就是這樣!)適度的提出教訓。小朋友也許幻想:如果寶盆裡不斷冒出冰淇淋、小叮噹漫畫......,該有多好!
 「想像」與「幽默」是童話故事中十分珍貴的特質。這個故事的結尾,像影印機般寶缸中爬出一個又一個頭少、腿短的大杏核,把始終認定「有總比沒有好,多一種比少一點好」的「貧不夠」給嚇得兩眼發直。小朋友讀到這裡,一定笑不可抑吧!這樣一個想像力豐富而又深具幽默的民間故事,的確值得推薦給小朋友。畫者張世明和改寫者王宣一分別是海峽兩岸的名家,兩大家跨海合作,當然更不可錯過!

白兔姑娘

試聽

文/侯維玲‧圖/葉慧君
這是流傳在回族寧夏省的故事,新鮮而有趣。前半段述及艾伊莎的遭遇,及至她遇到黑兔贈予兔皮,白兔姑娘才鍥而不捨地花了三年功夫,把線球鋪完,並找到了幸福生活的所在。

【名家推薦】林真美
 這是流傳在回族寧夏省的故事,新鮮而有趣。前半段述及艾伊莎的遭遇,及至她遇到黑兔贈予的兔皮,白兔姑娘才鍥而不拾地花了三年的功夫,把線球舖完,並找到了幸福生活的所在。
 它不說教,卻明確地點出善惡正邪的不同結局。並且,還不著痕跡地闡明了回族的生活信念──「只要我們天天祈禱,記住可蘭經的教誨,阿拉就會保佑我們」。經過有心人的改寫和圖繪點綴,使我們台灣的孩子,也能到看到這一則色彩迥異的故事。這樣的出發點,不僅可喜,也值得鼓勵。

龍牙變星星

試聽

文/莊展鵬‧圖/阿興
這是一則苗族版的補天的故事。傳說裡的吐火紅龍、吐煙黑龍、補天的阿山和三位掌管綠地、清水和新鮮空氣的姑娘,他們的作為和相互間的對抗,從傳說到真實,從古到今,仍然存在。

【名家推薦】李潼
 《龍牙變星星》是一則苗族版的補天的故事,這傳說玄奇和情節的曲折,不在「女媧補天」之下。廣闊無邊的天空,看來空無一物能颳風下雨、陽光和煦、霜雪綿綿,日夜輪替而又陰晴不定,天空的色彩也是豐富無比的,有居然還有如真似的彩虹圓拱在天邊。
 天空給人們的想像空間,正如它的無邊無際。《龍牙變星星》傳說裡的吐火紅龍、吐煙黑龍、補天的阿山和三位掌管綠地、清水和新鮮空氣的姑娘,也是永恒常新的主角,他們的作為和相互間的對抗,從傳說到現實,從古到今,仍然存在。這一則具有環境保護意識的故事,加上生動活潑的插圖,同時呈現了人們對生活環境的焦慮和希望,相當精彩。

丹雅公主

試聽

文/王宣一‧圖/莊稼漢
這是一則以古老時代的海南島為背景的傳說故事,故事的情節相當感人。書中主角丹雅公主漂流到海南島的遭遇,在島上經歷孤苦和奮鬥的艱辛過程,也看到男孩伯打遇見山鬼神王的女兒和眾惡鬼神的猙獰面目。

【名家推薦】鄭明進
 《丹雅公主》是一則以古老時代的海南島為背景造傳說故事,故事情節相當的感人。在書中我們看了主角──丹雅公主漂流到海南島上的遭遇,在島上歷經孤苦和奮鬥的艱辛過程,也看到男孩伯打遇見山鬼神王的女兒──山花的奇妙經過,還見識到山鬼神王和眾惡鬼神的猙獰面目。
 從畫面上,我們看到擅長中、西畫的畫家莊稼漢先生,活用著中間色調的底紙,很巧妙的活現出故事背景的特色來,例如:充分的把中國海南島上黎族的穿著特色活現了出來。如對於人物及鬼的手勢、眼神等等的捕捉,有極為細微的觀察,所以表現得十分細膩動人;畫裡的果樹、花朵、動物及海中的珊瑚、貝殼時的描繪,更帶著當地景色的獨特風味。

半邊鬍子

試聽

文/張玲玲‧圖/柯明
背景是廣西桂林漢族,一名漁夫誤入不知名的村莊,莊內的漢子受了魔怪的詛咒,個個只有半邊鬍子,漁夫經由鴛鴦的指點,帶領眾半邊鬍子,游過急流,喝下漓江水,變得力大無窮,打敗魔怪,解救全村人。

【名家推薦】鄭榮珍
 半邊鬍子?是誰只有半邊鬍子?又為什麼只有半邊鬍子?在作者流暢輕快的筆調下,這個來自廣西的民間故事,以一村子男人皆只有半邊鬍子的荒謬趣味,帶領讀者共赴殺魔屠龍的驚險歷程!從半邊鬍子的原本衰弱如老翁,到決定聽令漁翁與鴛鴦的指引後,神色一變如壯漢,共同打退魔怪,其間的過程饒富趣味,而且隱含了「團結智取,無敵不克」的寓意。
 此外,畫者在造型上大膽採用垂直、銳利的線條,創造了類似木刻畫的趣味,並且刻意以藍、菊兩個對比色經營全書的氣氛,使讀者在富變化的版面中,仍享有民間色彩的特殊視感。全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兩幅無文字的跨頁圖,一是呈現魔怪在村中興風作浪,一是展現村人痛宰魔怪,兩幅圖前後對比呼應,為此書點出最精采的兩個高潮,「閱讀」起來,倍覺有趣。

柯楚遜的妙計

試聽

文/劉思源‧圖/施蔚
背景是新疆柯爾克孜族,柯楚遜的爸爸原是個牧工,不幸生了一場重病,柯楚遜請求牧主婆幫忙,但令吝嗇的牧主婆不肯,只給他一條病牛,他的父親就活活病死了,不久,柯楚遜努力工作,終於發了一筆小財,牧主婆很嫉妒,準備陷害並霸占他的家產,但柯楚遜急中生智,為自己解除災難,還讓牧主婆得到教訓。

【名家推薦】唐香燕
 現實生活中強者與弱者,欺凌侮辱人者與被欺凌侮辱者的關係,常是文學作品所處理的題材。在《柯楚遜的妙計》這個故事,年輕的牧人河楚遜原是被欺凌的弱者,但是憑他堅毅自強、不向命運認輸的個性,終於狠擊欺負他的惡人,扭轉了命運。
 像這樣一個以報仇雪恨為主題的兒童故事,下筆之輕重並不是很容易拿捏的。作者先層層舖敘了柯楚遜所受的欺凌,再步步導引出他如何施計反擊,結構相當平衡,環節也緊湊相扣,可說是平穩的處理了這個其實帶有沈重意味的故事。

獨頭娃娃

試聽

文/林淑慎‧圖/姜巍
背景是雲南拉祜族,一個老寡婦意外的生下一個獨頭娃娃,幾年後,天神和地神大戰,地神由於獨頭娃的協助,打了勝仗。而獨頭娃不但娶了地神的女兒,還恢復成正常人。

【名家推薦】林武憲
 民間故事是民族生活與精神的結晶。讓孩子多閱讀,可以幫助他們了解各個族群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性。《獨頭娃娃》是雲南拉祜族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很特殊,是一個沒手沒腳沒身子的娃娃,他只有一個頭。這個獨頭娃娃會種田、會打仗。他打敗了天神,跟地神的女兒結婚,最後變成了正常人,整個故事曲折有趣。生動的圖畫,使孩子能透過畫面進入故事的世界。圖畫也表現出拉祜族穿的、住的、用的特色,相信讀者能夠感受出不同的生活情調。這是一本值得好好欣賞的圖畫書,我很樂意為這本書說幾包話。

哪個錯找哪個

試聽

文/王宣一‧圖/張世明
背景是雲南阿昌族,波岩是個傻子,有一天,他的老婆叫他揹一筒豆子,拿到城裡換銀子,沒想到,傻人有傻福,幾經波折,最後,竟給他換回一堆黃金。

【名家推薦】沈惠芳
 這本節奏明快順暢的繪本童話,充分流露出精彩文字和生動活潑的畫面。
 全書以「如何解決問題」為主線。東西受損了,誰破壞了?該怎麼辦?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這個經驗太熟悉了,似乎是很平凡的事情,可是隨著書中主角──「波岩」情緒的轉換,卻發展出特殊不凡的情節。
 從「波岩」出門做生意的興奮,到東西受損的難過,最後據理以爭獲得補償,一次比一次不可思議且滑稽有趣的交換,讓人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欲罷不能的好奇心。
透過教事,可以不露痕跡地讓孩子學習生活智慧。在會心微笑下,不妨鼓勵孩子走進故事裡,加油添醋一番,繼續延伸豐富逗趣的交換之旅。

板橋三娘子

試聽

文/王宣一‧圖/張世明
背景是南宋開封府,三娘子是一個會巫術的女人,她明著開一家板橋客棧,背地裡卻使用巫術害人,幸好有位聰明的商人想出計策,才破除三娘子的法術,解救無辜的客人。

【名家推薦】賴惠鳳
 故事原有幾分警世意味,提醒人們「出門在外,凡事要小心。」但是我覺得它那豐富想像力,才是故事迷人之處。想想看,小木偶能夠在片刻間又播揰、又收割的完成農家辛勤一年的所有生計,這,恐怕是每一個農人的想望吧!
 這本書的插畫風格,源自敦煌壁畫,線條流暢豪爽,有律動感,不但能充分表現民族風格,又十分具有童趣。所以為插畫家張世明贏得1993聯合國兒童救援基金會(UNICEF)「年度最佳插畫家」的榮譽。這樣精彩的好畫,國內並不多見呢!

洞庭魚王

試聽

文/李潼‧圖/馮健男
背景是漢朝湖南省漢族的故事,鱘鱘是一隻沒有魚鱗的小魚,魚鄉親們同情牠,每個都拔一片魚鱗給牠,沒想到,鱘鱘不但不知感恩圖報,反而變本加厲,吃掉牠的同伴,還當上魚皇帝,但惡有惡報,鱘鱘也自食了惡果。

【名家推薦】許琳英
 洞庭湖裡有一條小鱘鱘,脾氣壞,成天張著大嘴等食物吃;因為太懶惰常常餓肚子,餓極了竟然兇惡地咬媽媽的肚皮。魚鄉親可憐牠,每條魚拔一片最大最硬的鱗片送牠,誰知小鱘鱘得意忘形,自命為皇帝,橫行霸道起來了……。
 小鱘鱘不正是當今一些家庭小霸王的寫照嗎?作者李潼別具慧眼,將一則古老的民間傳說,改寫為現代社會的寓言,想必會觸動不少父母的心事,他們大概也會像書中的鯉魚老爹一樣,樂意為新生小魚講述這故事,多說幾遍也不嫌煩。
 這會是一本適合親子共同欣賞、討論(譬如鱘魚媽媽為什麼會生出無鱗的小鱘鱘;沒有鱗片為什麼不能游泳等……),甚至嘗試去扮演的圖畫書。畫家馮健男筆下色彩斑斕、豐富多姿的水族世界應該會啟發孩子不少的靈感!

通獸草

試聽

文/馬景賢‧圖/施蔚
托哈勒被艾格勒搶走了馬和食物,在饑餓交迫之時,無意間吃下了通獸草,此草不但使他偷聽到動物們的秘密,便成了富有的人;而且還贏得美麗的公主成為佳偶,奸人艾格勒也如法炮製,卻被動物誤以為是偷聽秘密的人,而將他吃到肚子裡去了。

【名家推薦】陳正治
 我國古代的書籍或民間故事裡,有許多素材可以編成美麗的話。馬景賢先生的《通獸草》,便是根據我國新疆省烏孜別克族的民間故事素材,編寫出來的。這本童話,敘述兩個生意人的奇遇。心腸好的托哈勒,吃了通獸草後,聽懂了野獸的語言,結果娶到公主;心腸壞的艾格勒,吃了通獸草,聽懂了野獸的語言後,結果被野獸吃了。這本童話表現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中國傳統思想,故事富有幻想的趣味,相信必能受到兒童的喜愛。

人參精

試聽

文/林淑慎‧圖/姜巍
小活是一個苦命的孤兒,在員外的壓榨之下,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有天,他在井邊巧遇兩個小孩向他要水喝,也因此彼此成了好朋友。一百天過去了,兩個小孩在離去之前,送給小活兩條人參,希望他從此能過好日子。沒想到員外財迷心竅,利用小活的無知,將兩個人參精誘騙出來……

【名家推薦】曾陽晴
 民間故事總是凝聚著人民真實的情感,反映人民最深層的願望。《人參精》描述受到地主壓迫的小活的故事,每天日以繼夜的幹活,卻未能得到應有的報酬──不僅可以激發孩子的正義感與同情心,在一定程度上也足以反映出,人類社會恆久以來存在的欺瞞和不公平現象。這更讓孩子在閱讀的認識到現實生活真實面,於其成長中的智慧累積,有莫大的助益。
 而藉著人參精的幫助,擁有善心的小活終於戰勝惡勢力。民間故事的傳統主旨在此揭示「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我們了解到在現實界中,這種道德報應理想狀況並未如此鮮明、有跡可循,但重要的是,為孩子的人生指出一個大方向:正聯手向惡勢力挑戰!這種奮戰的力量與精神,還是善惡消長不可或缺的推動力。

誰做天下萬物之王

試聽

文/張玲玲‧圖/馮健男
天一直往下掉了!所有的動物都慌著找「萬物之王」來幫忙,但誰才是萬物之王?老鷹立刻站了出來,自願將萬物之王請出來。牠叼著魚從月亮找到大黃貓,但都沒著落。最後,當天已經降到一個舂米的婦人頭上時,她不慌不忙將杵子往上一頂,天就彈回去了。萬物直呼「人類媽媽萬歲!」

【名家推薦】管家琪
 很多上古神話都是用來解答疑問的。在這個熱鬧有報的故事中,至少「解答」了兩個問題:為什麼人類會是萬物之王?為什麼老鷹總是躲在深山裡?
 老鷹叼著一條魚,到處去找「萬物之王」的那一段情節,和大家所熟悉的《老鼠娶新娘》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老鷹最初認為月亮最強,最有資格做「萬物之王」,誰知月亮覺得自己不夠強,要牠去找太陽,太陽又要牠去找雲霧,雲霧又要牠去找風......故事所透露出的深意是,天地萬物,其實每一個都各有所長,也都各有限制。
 故事結展,人類成了「萬物之王」,但是,「萬物之王」的任務是要運用智慧為大家解除災難(把掉下來的天給頂回去),不是主宰奴役其他的動物。否則,眾生平等,人類何以有資格成為「萬物之王」呢?

金瓜與銀豆

試聽

文/王宣一‧圖/張世明
有一對好心的老夫妻,始終沒有孩子。一天,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在他們的金瓜田和銀豆田地裡,跑出了一對兄妹,這對老夫妻高興極了,以為從此以後,一家子可以過著幸福的日子,但沒想到,貪心狡詐的稅務官-黃道三,垂涎他們村子的田產,強迫他們繳交一大筆的稅金,金瓜與銀豆沒辦法,只好冒險上山挖寶,但經由大冬瓜與紅公雞的協助,順利的解決困難,保住了全村的田地。

【名家推薦】方素珍
 從中國民間傳說故事寫成的「童話」,經常不能免俗的承襲了濃厚的「寓言」色彩;「眼尖」的讀者,幾乎一看開場,就可猜出「勸人為善」、「惡有惡報」、「邪不勝正」......的結局,但是,民間故事為何依然一再的「言傳」與「字傳」?我想,關鍵不在於主題,而在於故事中所塑造的角色與情節,是否令人印象深刻?是否可以回味再三或到處說與人聽......金瓜與銀豆不是植物,而是從大金瓜和銀豆莢「蹦」出來兩個娃兒,他們和紅公雞、大冬瓜去挖寶藏,化解了全村的危機......這點曲折、趣味,再加上畫面人物誇張的造型與明亮的色彩,使得《金瓜與銀豆》自自然然的具了吸引人的魅力!

蝙蝠

試聽

文/李潼‧圖/葉怡均
自以為聰明的蝙蝠,趁著鳥獸大戰之時,兩面討好,兩面挑撥,認為從此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沒想到,當鳥獸雙方正進行合談會議時,牠的一石二鳥之計,終於泡湯,從此只能躲在洞裡,不敢見人。

【名家推薦】陳瑞妶
 「滿足、不滿足」,是動物與生俱來察覺能力。不滿足的時候,想辦法去滿足,則是「蝙蝠」這個山西龍門大峽谷的古老故事的原型。熱熱烈烈、天昏地暗的鳥獸大戰,孩子會感覺過癮,作者繪者用心地進入孩子鮮蹦活跳的世界裡去了。
 飛鳥、走獸、蝙蝠,努力地自求滿足,過程中出現各種態度:比較、爭權、盲從、說謊......可喜的是,在一輸一贏的對立中,出現了第三種可能:冷、和談、雙贏。
 蝙蝠由原先的不理世事到兩邊不討好,是未能正確地滿足自己的寫照。父母若能帶著孩子,用討論、同情的智慧之光,去照一照蝙蝠那顆無思辨力的幽暗的心,或許,或許一顆清醒而悲憫的種子,將會在孩子的心田裡生根。

坍東都

試聽

文/徐美慶‧圖/林震
在東都的大街上,開了一家「憑良心」油店。既然名為憑良心,付款的方式也是憑客人的良心來投錢。但東都的人心不古,每個人都是少付錢多舀油。這天,小葛也到憑良心油店買油,不小心多拿了五文錢的油,經過母親的責備,他又將多舀的油倒回去。店老闆乃是一位仙人。見小葛一家忠心善良,便洩漏天機,在上天毀滅東都以前,及時救了他們。

【名家推薦】余治瑩
 「傳說中,現在的東海,古早古早以前是一座繁榮的都城。有一天,仙人為測試民心,特地開一家「憑良心」油行,叫大家「憑良心」油行,叫大家憑良心打油給錢。沒想到,大多數人都貪小便宜,偷偷揩油,於是激怒仙人,引來一場淹沒都城的大水。只有老實的小葛得到仙人指引,帶著少數人逃過一劫。
 在這個「貪」字滿天飛的現實社會裡,藉由這本「懲貪教善」的繪本,教導小朋友了解貪心的下場,應是最好的生活教育範本。此外,繪本中的圖畫細膩鮮明、豐富活潑,蘊含貪婪與誠實的百相百態,家長老師可以帶領小朋友,細細觀察,想像體會,然後小朋友看著圖,重新說故事,相信每一次都會有新發展與新創意!

台北市南昌路二段81號6樓 TEL:(02)2392-6899 FAX:(02)2356-4929
服務信箱:ylib@ylib.com取消收閱會員特惠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