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故宮
閻崇年 著
18開(23cm x 17cm),平裝,940頁,全套共3冊
定價1050元,優惠價
756元
《大故宮Ⅰ》
歷代帝王的悲喜人生
- 明永樂帝奪位後決心遷都北京是出於殺戮忠臣後的恐懼還是戰略上的考量?
- 紫禁城的建築配置與命名有哪些神秘的傳說,反映出哪些改朝換代的歷史軌跡?
- 紫禁城啟用未滿數月,三大殿即慘遭焚毀,是誰不可思議地預言了這場驚天大火?
- 午門為何是明代諫官的夢魘?「推出午門處斬」是否僅是庶民對帝王權利的想像?
- 太和門在光緒帝大婚前為大火吞噬,如何在四十二天內浴火重生,擔負儀典中的重任?
紫禁城的興建,奠基於一場血腥的皇位之爭,其重重宮闕曾是天下庶民無法踏足的禁地。《大故宮Ⅰ》將焦點置於天安門至乾清宮間的三大門與三大殿,它們作為全國政經中樞,曾是明清兩代帝皇將相身影重疊之處,也是明清兩代決定中國命運的核心之地。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紫禁城中最具政治代表性的建築,其造型、文飾和配置蘊涵著深邃的理念,明清兩代帝皇在其中處理政務、舉行儀典,其間有明正德皇帝演出的種種鬧劇,也有清康熙皇帝為舉薦人才而賜宴群賢的盛事。乾清宮為明清皇帝的正宮,曾在明代數件嬪妃慘死、挾持少帝、皇帝暴斃等駭人大案。至清代,乾清門在康熙朝取代太和門成為御門聽政的處所,也是康、乾兩朝皇家大宴臣民的舞台,讓原屬後三宮的乾清宮成為更具政治色彩的殿堂。
精彩試閱
出自「第一講‧永樂遷都」
《大故宮II》
帝王后妃的政治鬥爭與後宮心機
- 明憲宗與萬貴妃之間的姐弟戀,為何讓小太子在六歲以前都不見天日?
- 正大光明匾後的小木盒,真的決定了清代皇儲的天命嗎?
- 你知道清末的紫禁城中曾出現時髦的水族館和世界上最精密的自鳴鐘嗎?
- 故宮三寶之一的翠玉白菜曾是光緒帝瑾妃的嫁妝,她和妹妹珍妃最後的下場如何?
《大故宮Ⅱ》的焦點延伸至紫禁城內廷各殿,包括了後三宮、東西六宮、養心殿、寧壽宮等區域。本書共分二十二講,每一講從一座宮殿出發,在介紹地理位置、建築設施的同時,娓娓道出明清兩朝後宮帝后的日常起居、傳世文物、精神生活與人生悲喜。
明清兩朝中皇室內廷的鬥爭傾軋、奪權爭寵的題材,向來受到文學作品、影視戲劇改編喜愛。閻崇年的《大故宮Ⅱ》以史實為本,從紫禁城內廷的生活空間出發,帶領讀者一窺兩朝帝后最真實的婚姻生活、人生故事。而一代代皇族貴冑的命運縱使除去了戲劇效果、稗官野史的渲染,依舊擺盪在繁盛與衰微的兩極,帶著深深的傳奇色彩,令讀者時而欽慕,時而唏噓。
精彩試閱
出自「第二十一講‧正大光明」
《大故宮III》
深入了解皇室的真實生活
- 在詭譎宮闈中要達成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三后合一」的生存秘訣是什麼?
- 銜著金湯匙出生的王子與公主,在明清兩代的宮廷中,真的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
- 百年之前皇家標準的物質生活,以現在的眼光看來,仍舊令人欣羨嗎?
- 明代對皇子的六不許和清代對王爵世襲罔替的規定,有何異曲同工之妙?
《大故宮Ⅲ》將焦點由紫禁城中的政治經營、權力鬥爭轉向皇家的家庭生活、外戚內侍,一窺皇家成員們的親情互動、教育養成以及家居生活的種種。閻崇年從明清兩朝太后、親王、公主的生平切入,擴及太監宮女的弄權及辛酸,以一則則精采故事,引領讀者深入了解皇室的生活點滴及在險惡政治環境下的生存之道。
閻崇年也藉由照顧皇室日常需求的各項機關,介紹紫禁城中的物質與精神生活。讀者可從搜羅世間珍饈為皇家享用的御膳房、展現明清兩代的工藝高度與尖端科技的宮廷造辦處,和奢華多變的宮御苑,看皇帝的飲食習慣、珍玩收藏及休閒娛樂,深入了解明清歷代帝王的精神文明與物質生活。
精彩試閱
出自「第五十一講‧金枝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