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世紀回味
台灣世紀回味

【台灣世紀回味】(全套三鉅冊)
莊永明 總策劃 / 遠流出版
特級精裝 / 大菊8開(30 × 23 × 6 cm)/ 150磅精印雪銅全彩
定價:6,000元;限時 6 折優惠價:3,600

我要購買

您記憶中的台灣,呈現出怎樣的光影?木屐、尪仔標、三輪車、還是彈子房?由台灣百年史料識貨人──莊永明老師總策劃、遠流出版 【台灣世紀回味】,無論形諸於個人或總體的歷史記述,都是斯土吾民最至情至性的鄉土教材,希望能邀您一同來品嚐「老台灣的新鮮味兒」,同時進入書頁中鮮活的生活記憶。

【台灣世紀回味】採取主題式編排,以大菊八開的版面,透過歷史影像、文件、物件等豐富圖像及相關論述,呈現1895年至2000年百年間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交通、旅遊、消費、流行、文化、環境等二十個領域的發展軌跡及庶民生活百態,譬如:從「寄藥包」看台灣醫療史演進;從「南無警察大菩薩」海報,感受日治期間警察無所不在、無所不管的時代氛圍。 全書廣泛蒐羅日治時代以來的彩繪明信片、廣告單、克難時期的照片、解嚴前後的攝影作品、菸酒商標、手繪文宣、包裝盒、地圖、證書、執照、收據、標籤、物件、郵票、郵戳、漫畫、圖繪、火柴盒、徽章、報紙、雜誌、唱片封套……等逾3000張的珍貴物件圖片,精心整輯40多萬的文字,書頁中飽含各色圖片與物件的人文與生活記憶,帶您重溫百年歲月的生活場景,堪稱是國內相關書籍中視覺媒材最縝密、最豐富的澎湃鉅作。

為了讓【台灣世紀回味】的內容更完備,編輯過程中,除了莊永明老師所提供的收藏,遠流又添加了豐富的相關素材,除了攝影影像,還有大量運用明信片、出版品封面、廣告、繪畫、圖戳、物件等其他類型素材,以求多樣呈現不同歷史主題與生活時光。這些根據不同主題來編輯鋪陳的圖像,交織個別的說明文字,讓您在「看圖/讀文」的交替閱讀過程中,宛如踏上20世紀台灣的時光廊道。

【台灣世紀回味】總策畫莊永明表示:「作為一位台灣文史的研究者,對於台灣的『光和影』,我留下了什麼見證?以一個『番薯囝仔』,面臨幽微難明、觀點雜遝的台灣史,我腦海中思索著:台灣人有過的是什麼?台灣人失去了什麼?台灣人忘記了什麼?台灣人希求的是什麼?台灣人創造了什麼?台灣人嚮往的是什麼?台灣人在生命長廊中,如何度過悲歡歲月?台灣人在生活長巷中,如何追求品質品味?台灣人在生命旅途中,如何擴展視野視界?台灣人在生活方式中,如何選擇汰舊迎新?」

老人不講古,少年不知寶,正是莊永明老師這份執著本土文化的使命感,【台灣世紀回味】就像一位「講古的老人」,不僅敘述台灣百年歲月跡痕的點點滴滴,也以一件一件的文物史料來證明「所言不虛」,既見證了「光」,也捕捉了「影」,希望新世代的讀者能夠以「挖寶」的心情來品讀。
全套架構

《Vol.1 時代光影》

★榮獲《中國時報.開卷》網路版2001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
以生活角度呈現1895年至2000年間台灣的政治、選舉、經濟、產業等五個領域發展軌跡,以各個領域的解讀,帶領讀者重新探索文物真味;本書以政經發展為主軸,一反昔時統治階層需求的傳統冷硬大歷史書寫,透過富有溫度的人文與生活記憶,如攝影照片、明信片、郵票、畫作、物件、宣傳品等等,讓讀者由身邊事物著手,盡情地翻閱100年,輕鬆加入回味世紀的陣營。


▲麥克阿瑟訪台,蔣總統伉儷介壽館設宴款待(紅框標示處)

〔政治類〕改朝換代
改朝換代從日本殖民統治到二次大戰戰火的波及,從光復後初期的動亂到戒嚴統治,從1987年解嚴到1990年代的多黨政治,一一縷述百年來各個統治階段的內、外在變貌。

〔選舉類〕 選舉風雲
選舉風雲從1930年代爭取設立台灣議會開始,到戰後國府一黨專政下異議人士的抗爭,及晚近制度性政黨政治運作的形成,台灣歷經了一連串爭取選舉權的運動,一路鋪展台灣人追求自己當家作主的歷程。

〔產業類〕 產業演義
產業演義以早期產業如糖、稻、茶、蕉、林、漁、鹽、礦,戰後30年間的現代工業如紡織、家電、汽車、外銷加工品,及1980年代以後的高科技產業等,為百年台灣產業的今昔變遷下註腳。

〔金融類〕 金錢共和國
金錢共和國——從銀元券到金元券,從舊台幣到新台幣,從愛國獎券到公益彩券,從專賣到公賣,儲蓄與納稅,債券與股票,大家樂與六合彩,細數百年台灣金融體制的多變。

〔歷史照相簿〕 萬象博覽會
萬象博覽會分為政治博覽會和產業博覽會二類。前者含日治時期皇族人士與神社參拜、戰爭陰影下的台灣人、光復節與國慶日、政治明星與偶像;後者含日治時期的產業展銷會、台灣博覽會,與國府時期的農工商展。


《Vol.2 生活長巷》

★榮獲《聯合報.讀書人》2001最佳書獎非文學類
★榮獲《中國時報.開卷》網路版2001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

以大量影像與文件解讀1895-2000年間台灣生活樣貌——交通上如何從蓽路藍縷走到全島四通八達;旅遊方面:遊山遊水遊台灣方法的改變;在衣飾時尚上有模有樣趕時髦;飲食消費從挑擔擺攤到百貨公司與大賣場的轉變;在建築方面大城小鄉蓋房子,我們生活空間百年來的遞變;醫療衛生方面台灣如何從瘴癘鬼界之地轉為為要活得健康重視保健之國。


▲台茶在義大利舉辦的工業與勞動國際博覽會中贏得第一大獎(紅框標示處)

〔交通類〕 四通八達
四通八達以鐵路、公路、空運、港口的興衰等進程,鋪展台灣百年交通大道的風光。

〔旅遊類〕 遊山遊水遊台灣
遊山遊水遊台灣從日治時期的「票選」台灣八景開始,回溯台北城、山林勝地、原鄉風景、人工遊樂園、旅遊書刊、旅遊紀念照、旅遊新風潮等百年旅遊流變。

〔時尚類〕 有模有樣趕時髦
透過日治時期時髦商街、漢人原住民服飾變遷、和洋上海風,以及1950、60年代的上海餘風與選美浪潮、1970年代的迷你裙牛仔褲,到1990年代的品牌消費,再現台灣時髦的百年風情。

〔飲食消費類〕 買東賣西過生活
買東賣西過生活由路邊攤、菜市場、雜貨店、百貨公司、家食、外食、冰品飲料等主題,帶出台灣飲食消費的百年變貌。

〔建築類〕 大城小鄉蓋房子
大城小鄉蓋房子分為都市發展、城門以及空間機能演變、政治建築、機關與公共建築、宗教建築、商業建築、住宅、中國式現代建築及古蹟等八個主題,為台灣百年建築風貌的演變做註腳。

〔醫療類〕 衛生醫療保健康
衛生醫療保健康以宗教醫療、公共衛生、醫學教育、日常醫療、中醫與民俗醫療以及20世紀末的健康、醫療狀況等主題,呈現台灣百年來醫療的幾個面向。

〔歷史照相簿〕 一樣米百樣人
一樣米百樣人分為台灣臉譜、常民禮俗二大部分。前者以幼童、青年、壯年、老年的肖像為主,呈現台灣人春花秋葉般一代復一代的生命遞變過程,以及工作、娛樂的浮光掠影;後者則依婚、喪、民俗祭典來鋪陳台灣人的生命觀。


《Vol.3 文化流轉》

★《中國時報》、《聯合報》好書推薦
與行動電話形影不離的你,可知道一百年前台灣人是如何互通聲息?身處在資訊爆炸時代的你,可知道1930年代台灣人的生活裡才出現廣播、1960年代電視機才慢慢走入客廳?除了20世紀台灣人的通訊生活,你還可以在《台灣世紀回味Vol.3文化流轉》書中,看到台灣的出版、戲劇、歌謠、學校教育、運動體壇、生存環境等主題的百年變貌。遠流出版公司準備了1000多件歷史文物及影像、搭配上說明文字,為你舉辦一場紙上的時光展覽會。


▲1950年代是台語電影的黃金年代。1960年代,曲調動人的黃梅調電影獨領風騷。
而至1970年代,瓊瑤式的愛情文藝電影捧紅了林青霞與秦漢,他們主演的電影,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

〔通訊傳媒類〕 萬變訊息傳世紀
包含通訊的郵政、電信,以及大眾傳媒的報紙、雜誌(新聞、政論)、廣播、電視等。它們都是20世紀訊息流通的重要管道。

〔出版類〕 翻前翻後看出版
20世紀台灣的圖書雜誌出版。不同於前一單元中的雜誌側重於雜誌的媒介功能,這裡談的雜誌重在雜誌的內容本身。

〔表演類〕 從野台到舞台
從街頭演出的落地掃到野台戲、從1930年代的新劇到1980年代的小劇場、從螢光幕上的電視節目到電影大銀幕,看百年表演。

〔歌謠類〕 歌謠傳唱一百年
側重於台語歌謠的百年歌謠回顧。從庶民傳唱的土地之歌到台語創作流行歌曲,從台語歌壇到國語歌壇,從民歌手到偶像歌手,歌謠傳唱一百年。

〔教育類〕 百年樹人
20世紀台灣的兒童開始踏進教室接受教育。戰前戰後的政權儘管不同,相同的是國家對教育的掌控,除了灌輸知識、鍛鍊技能,學校也形塑「標準國民」。

〔運動類〕 更高更遠更快
20世紀「運動」引進台灣,勤動四肢不再只是勞動,也是為了運動。從球場到田徑場,我們回顧百年來的體壇盛事。

〔環境類〕 土地家園
從傳統生活的人與自然到現代文明的開發與破壞,從自力救濟到生態保育,從自然生態到社會環境,一路走過百年的土地家園。

〔歷史照相簿〕 拼貼台灣
不同類型的圖象素材,不相連貫的歷史斷片,延展出八個意向,拼貼台灣,詮釋台灣。
總策劃簡介

一位史料的識貨人與可敬的民間學者——莊永明

莊永明,1942年生於台北市大稻埕,國內知名台灣文史專家,公認是蒐集台灣史料最豐富的研究者之一。初中就讀建國中學時,即開始收集台灣文史資料,並以集郵與收藏書籍為嗜好。

莊永明 1970年代,開始陸續在報刊上發表文章。
1980年,應《中國時報》之邀,撰寫「台灣第一」專欄,每周一篇,前後一年。
1984年起,專注於田野調查、記述俚諺,成果收錄在《台灣金言玉語》、《台灣警世良言》、《台灣好言吉句》……等十本書中,並常為廣播、電視節目引用播出。
1989年出版《台灣紀事》上、下冊,被奉為研讀台灣史的「入門書」。
1991年出版《台北老街》,獲得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十大好書。
1994年製作有聲書《台灣歌謠尋根》,獲頒新聞局優良唱片金鼎獎。
1995年《台灣第一》獲聯合報讀書人版推薦為年度非文學類好書。
1996年出版《台灣鳥瞰圖》,獲本土十大好書。
1998年出版《台灣醫療史》,獲巫永福文化評論獎。
2000年策畫遠流出版公司《台灣放輕鬆》系列和《台灣世紀回味》系列,更為國人打開另一扇閱讀台灣史的門窗。
1999年《天下雜誌》以「有系統的整理台灣歌謠、俗諺語以及獨家珍藏共同記憶珍貴的史料」選為「影響200跨越2000」的重要人物。


世紀交替,留住時代光影


為了留下給下一代、下下一代……一些「時代見證」的想法,二〇〇〇年,我與遠流出版公司視覺書編輯室合作了《台灣世紀回味》套書。

《台灣世紀回味》分三冊出版,我擔任總策畫,動員的撰文專家、編輯人員、美術製作和圖像文物提供等各方面參與者,為數可觀,這種圖文書的製作,確實不簡單,可說是眾志成城的出版界範例之一。

為了這套書,我翻箱倒櫃找出了不少藏品,好讓這套書圖文增輝、充足亮點,回顧二十世紀時,可感受到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耳目口鼻心五官也能同時長久回味。

一百年的歷史長廊,應以一九〇〇年起算,但是上溯五年的一八九五年,是台灣「政權移轉」的關鍵年,也是清廷割台之年,此十九世紀末的一紙「台灣人賣身契」——《馬關條約》,讓台灣人成了半個世紀的日本人,影響頗深。所以,這套書便以一八九五年為歷史起點,不僅是一個世紀的一百年,而是一百零五年的「世紀回味」。

全套三冊的《台灣世紀回味》,分為卷一「時代光影」、卷二「生活長巷」、卷三「文化 流轉」。

時代光影出版時,已是二〇〇〇年十二月三十日,也就是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年年尾,算是給新世紀一份遲來的獻禮。

第一卷以政治與經濟做內容。子題再細分;改朝換代、選舉風雲、產業演義、金錢共和國。

第二卷以食、衣、住、行做內容。子題再細分:四通八達、遊山遊水遊台灣、有模有樣趕時髦、買東賣西過生活、大城小鄉蓋房子、衛生醫療保健康。

第三卷以文化、教育做內容。子題再細分:萬變訊息傳世紀、翻前翻後看出版、從野台到舞台、歌謠傳唱一百年、百年樹人、更高、更遠、更快、土地家園。

這套書,除了文字有專人執筆,也運用了大量照片、執照、收據、郵票、說明書、廣告單、報紙、雜誌、唱片封套……不足列舉,因此每冊還各有「歷史照相簿」,以「黑白的印象、彩色的回味」(發行人序言)品味「消失的世紀」!

我以「舊世紀的歷史見證人」身分和遠流編輯團隊合作這套書,以〈文物有靈,光影不減〉為序,說明我雖錯過了兩次「台灣第一」,但告別「千禧年」後,我留下了永不幽淡的光和絕不消失的影。

二〇〇〇年的台灣第一道曙光破曉時刻在台東太麻里海濱。

二〇〇一年的台灣第一道朝陽光線出現在台灣外島蘭嶼,二分鐘後光線灑在本島南端鵝鑾鼻。

我沒有機會和一些「有心人」一起目睹時代之光,但是對百年歷史的總結,以微薄之力,留住時代光影。

《台灣世紀回味》不僅見證了「光」,也捕捉了「影」,做為二十世紀生活了半個世紀的 一份子,我以「跨世紀的人」自豪的說:「沒有憾事。」(本文節錄自《活!該如此:莊永明七十自述》)

編輯特色
【台灣世紀回味】系列以圖象為主要素材,圖象廣泛包括攝影影像、廣告、海報,以及百年來生活中曾經出現過的各類文件和物件等,希望以多樣的素材,和讀者一起豐富而有趣地回味台灣百年來的生活。

一、開章頁:
主題開章篇名頁以跨頁大幅圖象,引領讀者進入主題,並以大、小幅影像古今並陳的方式,對照出時光的變異流轉。

二、導言:
邀請各領域專家,以宏觀的視野,在一個跨頁的篇幅中,撰寫3,000餘字的導言,讓讀者在進入單元內容前,先透過文字來掌握百年歷史梗概。


三、圖文單元:
文字導言後,進入該主題之下的各單元內容。每一單元以一個跨頁為篇幅,跨頁內有完整的文圖整合,內容依時代脈絡流動,透過有趣或重要的圖象素材和文字邊欄,來呈現單元內容。版面上包含下列編輯項目:
1. 主圖:以趣味或具重要性的歷史影像,做為版面的視覺重心,回味往日情境。
2. 主圖說:文字說明主圖內涵,讓讀者更清楚掌握影像所傳達的時空背景與訊息。
3. 主文:以簡要文字鋪陳跨頁主題,撰寫策略上或依年代順序進行,或呈現該主題的不同切面。
4. 配圖:數幅與主題相關的配圖,呈現該主題的不同面貌。圖片提供者置於圖側或圖片下方圖說內,依版面而定。
5. 物件:過往生活中出現過的物件,讓讀者回味再三。
6. 邊欄:補充或延伸性的內容。以文字、或者文字配合圖象素材的方式鋪陳。
7. 文件:與主題有關的各式文件、戳印等,它們與影像、物件一樣,記錄了歷史的痕跡、生活的氣味。
8. 目錄頁上各篇章名的顏色與內頁每一主題的色碼相對照,可供區別並直接迅速找到各主題篇章。


四、拼貼:
每個主題從開章、導言、圖文單元,最後以拼貼結束。拼貼包含兩個項目:
1. 圖象拾穗:與主題相關但未納入前面單元的各式圖象,以跨主題、多樣並陳的拼貼手法呈現。
2. 新辭彙.舊時語:針對該主題揀選各年代重要或有趣的語彙,呈現語彙所具有的意涵,以及所記錄下的歷史片段。

五、歷史照相簿:
此為全書最後一個主題。打破前面以政治、經濟、教育……等這種單一領域式的主題編輯邏輯,歷史照相簿靈活設定主題,選編影像,再配合文字說明,以另一種方式顯影歷史。


名家推薦
★李遠哲、曾志朗、陳郁秀、張富美、陳菊、曹永和、許雪姬、李鴻禧、謝長廷、陳永興、陳文茜、簡媜、黃春明、朱天心、陳克華、鄭石岩、徐仁修、焦桐、可樂王、吳豐山……等20位名家共同推薦

圖像讓台灣史的研究更豐富/曹永和(台灣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以往狹義的歷史多侷限在文獻資料,且以政治史為述列重點,但是真正的歷史其實是走向人民的生活,應該包含社會史與文化史,因此圖像所記錄下來的時代風貌就非常的重要,圖像絕不僅是文字的附屬品而已,它有它自身的意義。現在,遠流出版了圖文豐富的《台灣世紀回味》,相信以「台灣第一」的莊永明加上遠流的編輯製作功力,必定能對台灣的歷史研究產生很大的貢獻。

我看到我的記憶都在裡面/黃春明(名作家)
我想一個人對出生地的認同不是從教科書裡學來的,是從生活中學來的。過去有許多複雜的政治原因,使得我們台灣的歷史一再地被模糊。現在遠流出版的《台灣世紀回味》,讓那些過去生活的面貌、思想的價值都能一一還原重現。翻開《台灣世紀回味》,讓我們對土地、對歷史產生認同,我想是它最重要的意義所在。

期待影像版的《台灣世紀回味》早日發聲/李永得(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從事新聞工作近二十年,我深深體會到我們台灣不夠重視自己的歷史,尤其是電視界,一直缺乏本土的歷史影像,這也是我引以為憾的一件事。因此當公視得知莊永明與遠流聯手出版了《台灣世紀回味》之後,我們也積極爭取製作影像版《台灣世紀回味》的機會,這將是台灣電視界與出版界合作的大好契機。期望在未來,傳播界所擔負的社會教育使命,能真正發揮它的影響力。

一部台灣史紀錄片/焦桐(作家,二魚文化創辦人)>
【台灣世紀回味】是一部記憶之書,製作工程投入龐大的撰述和編輯人力,從一八九五年敘述到二十世紀末,挖掘這一百多年來的本土記憶。在台灣學當道的今天,本書強調,以常民生活為主軸的圖像書,用一千多張圖片,回顧百年來的台灣歷史。因此全書宛如紙上電影,播映一部台灣史紀錄片。

歸鄉路的指南/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第二任與第四任所長)
回味台灣,了解台灣,探索台灣,這是我歸鄉之路,來,緊買來看!!

享受甘美的豐富/陳菊(總統府秘書長)
回味過去,跟眺望將來一樣,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甘美的豐富;本書給我這種感覺。

回味無窮的好書/陳永興(羅東聖母醫院院長,民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本書呈現台灣歷史的多元面貌與民眾生活百態,圖文並茂令人回味無窮。

本土圖文的啟蒙/可樂王(圖文作家)
以台灣為主體進行本土圖文思索的展現與啟蒙,在本書表露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