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按鈕

解碼臺灣史1550-1720
議題性×可看性×權威性 全新歷史全民讀本
.你知道在1650年代的安平,有一條東西向的大道,翻譯成英文就是Broad Way(百老匯)嗎?
.你知道根據一位蘇格蘭人於1650年代的記載,當時臺南一帶漢人尊奉的72位神祇中,媽祖排名僅第39嗎?
.你知道荷蘭時代的臺灣長官召開「地方會議」時,有幾種通用語?需經幾手的翻譯,才能讓鄒族的長老理解他的宣講嗎?
.還有,你知道在1683年清軍攻佔澎湖後,康熙帝、施琅、姚啟聖等人都曾想將臺灣兜售,甚至歸還給荷蘭嗎?……


特16開(17cm×23cm)/平裝/320頁

臺灣的存在,從頭說起 有圖為證,以史為憑

本書以早期臺灣史(1550-1720)扎實的第一手文獻為基底,將精闢的研究成果作有系統的整理,精心規劃 51 個主題,超過 200 幅的珍貴歷史圖像、還原圖、示意圖、解說圖等,蒐羅原汁原味、生鮮驚奇、聞所未聞的故事,帶領讀者重返歷史現場……

接地氣觀點,方法論研究,為早期臺灣史開光解密

臺灣史研究不僅在彰顯主體性,更要體現在地性。荷蘭人、西班牙人以羅馬字拼音,帶有異國風味的地名、社名與人名,到底是指臺灣何地、何人?這項工作必須參照東西方文獻,透過歷史學、語言學的視角,才能深入歷史荒原,尋跡辨位。例如,1630年代全臺灣第一大聚落Favorlang,歷來被音譯成:華武壠、費佛朗、法佛朗、法波蘭、法勃蘭等多種洋化地名,都缺乏在地感;譯作「虎尾壠」,歷史現場立即浮現,這是歷史文獻接地氣。

學者翁佳音&資深編輯人黃驗,黃金組合重新定位臺灣早期歷史

兩位作者各有專攻,中研院臺史所翁佳音教授在東番、荷西、鄭氏等領域的獨到見解,學界共睹;具百科編輯經驗的資深編輯人黃驗對文獻素材之統整與編寫素有所長。雙管齊下,能量共濟,精闢而深入地呈現近代初期(Early Modern)170年間的臺灣歷史風華!
精采試閱
增訂版 臺灣歷史地圖
史料符號化×時空座標化×主題圖解化

16開(19cm×26cm)/平裝/200頁

臺灣第一部「地圖版的臺灣史」

全書包括 66 個臺灣歷史重要主題,將主題中的人、事、時、地、物等元素轉化為地理空間資訊,全新繪製近 130 幅歷史地圖;並精選近 30 幅17-18世紀古典地圖及20世紀日本時代的舊地圖,進行部分解讀或考訂;另搭配超過 100 幅歷史照片輔助說明,共同呈現臺灣歷史重大進程中的各個視角與樣貌,是一部可輕鬆閱讀、深入感受的視覺臺灣史。

從地理、空間的角度出發 讓地圖成為主角

書中全新繪製的各種歷史主題地圖,旨在清楚扼要地表現事蹟、闡明現象,把原本零碎的文獻、繁瑣的資訊、枯燥的數據,化為一眼可以看盡、卻又值得百般凝視、品味無窮的「新地圖」。因此,在設計製作上細膩考量了涵蓋影響臺灣歷史發展的地域,還原過去的地理空間,回歸歷史事實與脈絡,讓歷史事件在地圖上生動起來。

審訂/吳密察
現任國史館館長。研究專長為台灣史、日本近代史。
審訂/翁佳音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專長為十六至十八世紀東亞史、臺灣(東番、荷西、鄭氏時代)史,史學理論等。
地圖繪製/黃清琦
青刊社地圖工作室負責人,從事專業地圖繪製,古地圖整理和地圖史研究工作。繪製地圖超過1000幅。
撰文/黃驗
文字工作者。歷任雜誌、報紙、出版社主編、總編輯等職。長期專注於:資訊蒐集閱讀、文圖整編及撰作。
撰文/黃裕元
現任職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主要研究臺灣歌謠、唱片及流行歌曲史。


地圖特色1  臺灣不是孤立於世界的島嶼

《大航海時代貿易據點分布圖》,重現17世紀海權競逐年代,位居東亞航線樞紐的臺灣,被世紀潮流推上國際舞台的地理形勢。


地圖特色2  還原過去的地理空間

《鄭荷交戰地圖》,帶您觀測三百多年前鄭成功經由鹿耳門水道、橫渡臺江內海,從赤崁北邊登陸,進圍普羅民遮城、熱蘭遮城!


地圖特色3  回顧歷史事實與脈絡

《二二八事件地圖》,呈現此一事件從爆發、衝突,到蔓延全臺8縣9省轄市;從鎮壓、對峙,到全面掃蕩的重大過程。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2段81號6樓    電話:(02)2392-6899    傳真:(02)2392-6658
服務信箱:ylib@ylib.com    Copyright © 2018 Yuan-Liou Publishing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