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按鈕

以圖代文,讓解剖學成為創意的墊腳石

用極少的文字、最切要的圖示,
教你完整掌握人體造型之道,將時間留給真正的創作構思。

★美國醫學權威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認證「視覺化最精準」3D擴增實境製作團隊巨著系列
★適用於全美術領域:從古典寫實的繪畫、雕塑藝術,到新興應用藝術的2D/3DCG、動漫、公仔模型、沙雕、冰雕、雪雕……專業、跨界一體適用
【藝用3D人體╳表情解剖書】(兩冊套書)
精裝 /21.4 × 28公分/全套二冊/全彩印刷/大家出版
定價 2,800 元,限時優惠價 2,000


超過1,000幀全彩繪圖、250張照片圖示
視覺化設計 × 彩色標記,以簡馭繁
《藝用3D人體解剖書:認識人體結構與造型》
烏迪斯‧薩林斯, 山迪斯‧康德拉茲 著,黃宛瑜 譯,
全彩精裝,21.4 x 28 公分,224頁,大家出版
定價 1,380 元,限時優惠價 1,080


★當代傑出寫實藝術大師、教育家、作家/冉茂芹——
「鑑別寫實藝術家技巧的高低,端看他運用解剖學是否深入靈活。本書內容極為豐富,為畫家們準備了良好解剖書的知識,值得一讀。」


為了精準捕捉並傳達人體的形與神,我們需要透徹掌握人體解剖學。本書的兩位作者在成為享譽國際的雕塑家之前,長年埋首於古典寫實雕塑藝術,並面臨每個學習者的共同困境:傳統解剖書固然內容豐富,資料卻缺乏組織,文字陳述凌亂破碎而冗長,圖片範例陳舊不精準,立體塑形的資料更少之又少。學習之路漫長而乏味,成為轉化創作時的沉重負擔。

於是,作者開始養成以圖像作筆記的習慣,這不但大大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在轉換各種不同媒材的創作上也更迅速靈活。他們現今除了是獲獎無數的雕塑大師,更與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合作,建構醫療用3D解剖學擴增實境系統,為藝用解剖的應用,發展出新方向。

★日本擬真動畫完美女高中生「SAYA」3DCG團隊/Telyuka
「在製作saya的時候,這本書是我的重要工具書。書中解答了我許多與造型、內部結構、動態等等的相關問題。」

★資深CG繪師、美術教學工作者/Krenz Cushart
「這本書對人體動作的肌肉與骨骼形態作了詳盡的分析,從實照、精確拆解到簡化方塊皆有,是研究藝用解剖必備的工具書!」

★CG插畫家/周靖淞Alon Chou
「這本書太棒了,將繁複的藝用人體解剖教學,以簡化易懂的方式圖解,一目瞭然,對於想深入解剖學的創作者,有非常大的助益。」

★留俄當代寫實畫家暨油畫修復師/周川智
「俄羅斯人體藝術的訓練十分注重使用科學方法,本書具備了同樣卓越的內涵,且更能適切引導創作者在平面或立體上的表現。」


01  解剖學是精準造型的起點
本書除了彙整各領域通用的重要造型概念,也針對雕塑、3DCG等領域繪製大量不同角度/動作的立體示範。全書並以21世紀的新語言「視覺資訊圖表」技術做視覺化設計,令艱澀又複雜的解剖學與藝術造型知識變得明確、易懂、好學。


前鋸肌起端位於胸側第1-9根肋骨的外表面,止端位於肩胛骨內側緣前唇;這是前鋸肌從裡面把背闊肌往外推的緣故。


02  視覺化美學概念
做造型時,要掌握男性與女性的骨骼結構的哪些關鍵細節?為何「對稱」是沉默的殺手、「S造型」是生動的關鍵?男女老幼的實際頭身比及理想頭身比各為何?如何美化身材比例又不流於失真?女性乳房在不同的姿勢下應呈現什麼形態才不會像隆乳?過去傳統解剖書一言難盡之處,本書只以簡單圖解,就令人牢記在心。

成年男女理想身體比例:8頭身


先把想像的S線畫出來,沿著S線,你就可以輕易打造身體曲線。


最為人所知的腹肌為「腹直肌」,俗稱ABS或六塊肌,分布於腹部最前面。

03  視覺化解剖學
一般解剖繪圖為求色彩逼真,導致肌肉與肌肉之間、骨骼與骨骼之間的分界單調又難以分辨。另一個問題是只重構造解說,不重真實表現,結果往往欠缺美感,顯得生硬不自然。本書直接在人體照片上描繪解剖細節,不同肌肉群並以不同顏色標記,即使構造複雜,也能以單一圖像清楚呈現。此外,本書也附上清晰而豐富的範例,讓你理解肌肉骨骼在不同角度、動作下,有哪些截然不同的細微變化。

04  視覺化3D應用
平面與立體造型的技法各不相同,書中大量示範各部位的塊體、矩狀與網格架構,供各種跨領域讀者比對,更特別針對立體構形的創作者提供可貴的實作祕訣。

以先進完善的科技與設計,
帶你掌握數百年來最難解的五官表情之祕。
《藝用3D表情解剖書:透視五官表情的結構與造型》
烏迪斯‧薩林斯 著,黃宛瑜 譯,
全彩精裝,21.4 x 28 公分,216頁,大家出版
定價 1,420 元,限時優惠價 1,110


★迪士尼動畫指導教師、藝用解剖學名師/雷‧布斯托斯(Rey Bustos)
「過去從來沒有一本書可以做到這個境界。」


人類是唯一能精準傳達表情的動物,僅憑四十多塊臉部肌肉,便組合出一萬多種表情,這些表情之中有三千多種更具備了情感意義的表達。臉部只有眼、耳、鼻、口,卻蘊含龐大的情感訊息,要捕捉這些表情形態與神韻並轉為創作並不容易,加上臉部表情解剖書不僅稀少且陳舊,學習臉部表情的構造與變化,往往成為許多創作者難以克服的瓶頸。

《藝用3D人體解剖書》為解剖書開拓出以圖代文的新標竿之後,作者烏迪斯以更先進的科技與技術,結合心理學研究,重新梳理臉部解剖與表情的關係,改革過去解剖書冗長模糊且缺乏教學組織的缺陷,教我們重新認識五官表情及其皮下肌肉的連動關係。


★ART書櫃Book Review版主/Dr. Black ART
「實用性超乎想像!五大章節詳細說明了臉部肌肉與骨骼、肌肉群如何運動造成表情變化,以及不同人種的頭骨差異,還有方便參考的大量表情照片集、可配合3D軟體使用的臉部動作單元編碼。不管是2D繪畫、模型製作、特效化妝還是3D動畫製作,都用得上!」

★CG插畫家/周靖淞Alon Chou
「插畫工作者時常需要詮釋角色的情緒,這本書的內容以3D模型與真人對照,詳盡說明臉部肌肉如何牽動各種表情,對於想研究面部情緒表現的藝術創作者來說相當實用。」

★怪獸工廠創辦人/許友豪
「本書是以3D模型和人物攝影去表達人體的結構,可以減少許多模糊地帶而更接近真實,不像2D的表現有時過於抽象模糊,能讓所有的美術學習者更容易學習。如果您正在找尋一本好的美術解剖教學書,本書會是您的最佳選擇。」

★留俄當代寫實畫家、油畫修復師/周川智
「臉部表情是肖像寫實繪畫中特別難學的部分,本書圖片不僅細膩至極,更教你精確掌握臉部動作來分析表情,絕對是學習臉部表情的最佳工具書。」

★日本雕塑大師/片桐裕司
「這是一本臉部表情的聖經!書中將人臉的裡外構造解析地極為詳盡,想真正了解臉部表情奧祕的人,絕不能錯過。」

★解剖學大師、Zbrush開發總監/萊恩‧金斯里恩(Ryan Kingslien)
「本書製作採用了保羅.艾克曼等研究者的最新技術,為藝用解剖學立下了新標竿。作者秉著熱忱與雄心,在這本書中融入了數百年的古典藝術教學與近數十年來的研究,每位藝術創作者的書櫃裡都少不了這本書。」


01  視覺化最精準
借助核磁共振、斷層掃描等等醫學儀器,探查臉部構造在不同角度之下的靜態與動態真實變化和差異。

臉部表皮下的肌肉特別纖薄,層層交疊從骨骼向外連到臉部皮膚內層,才能做出眨眼、舉眉、噘嘴等等細微動作。而肌肉與肌肉之間,更有無數的支撐韌帶、脂肪體與結締組織,同樣扮演著影響表情變化的重要角色。本書先從骨骼、肌肉、脂肪等等構造的分布開始分層解剖,借助先進醫學儀器,透視臉部動態變化。

02  視覺化最詳盡
詳盡呈現最不為人知卻大大影響臉部形貌的眼球、脂肪墊、支撐韌帶等等顏面軟組織。

本書採用了現今廣受動畫界、臉部辨識科技等等眾多領域所應用的「臉部動作編碼系統」(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來解說臉部構造與表情動作的關係。根據臉部肌肉的變化,將各個局部動作拆解成一套「動作單元」編碼,並以此代號組合出各種不同表情。如此以肌肉動作作為客觀基準來定義不同表情,不僅可適用於所有的表情,更能去除模糊、見仁見智的文字描述,減少溝通阻礙,無論在學習與應用上,都能更有組織、更有系統。

03  視覺化最細膩
以擬真3D建模技術。多角度、多層次勾勒臉部構造與動作變化,使資訊更直接深入,也更全面而完整。

作者烏迪斯藉與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合作開發3D解剖教學系統的所學所得,將各種角度與層次的臉部構造與動作變化,以擬真3D的面貌與真人照片相互比對,使學習資訊更為直接深入,也更全面而完整。

翼內肌是一塊厚實的四邊形咀嚼肌。肌肉大部分屬深頭,起自蝶骨外側翼板內表面的上方。體積較小的淺頭則始於上頜粗隆和腭骨錐突。


因動作單元AU9而產生的外觀變化。鼻子兩側出現橫紋;眉毛內側部降低;鼻翼可能變寬、提高;鼻唇皺摺可能加深。


下巴頭的皮膚往兩側伸展開來,下巴可能變平坦並 / 或起皺紋。
烏迪斯‧薩林斯(Uldis Zarins)

古典雕塑家暨平面設計師,鑽研傳統雕塑藝術超過20年。

現於拉脫維亞藝術學院教授解剖學,也是醫療系統視覺化建構軟體開發中心Anatomy Next的藝術指導,協助山迪斯‧康德拉茲建構醫療用3D解剖學擴增實境系統。

在學習與創作人體雕塑的過程中,發現傳統解剖學書籍並不精確詳盡,於是著手籌製《藝用3D人體解剖書》,最後在2013年的群眾募資計畫中獲得充沛資金的支援,順利出版。《藝用3D人體解剖書》的出版受到全世界矚目,薩林斯也獲得醫學權威機構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合作邀請,與共同作者山迪斯‧康德拉茲創立Anatomy Next,投入建構專業醫學用3D解剖學MR(混合實境)系統。與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合作,使得烏迪斯得以運用更多先進科學儀器,進一步解剖精密的臉部變化,為《藝用3D表情解剖書》注入劃時代的內涵。

山迪斯‧康德拉茲(Sandis Kondrats)

自9歲開始專研藝術領域,至今近20年。於拉脫維亞藝術學院獲得多個碩士學位。

除了是醫療系統視覺化建構軟體開發中心Anatomy Next的創辦人,也是獲獎無數的沙雕、冰雕、雪雕與石雕藝術大師。

2013年與烏迪斯‧薩林斯合著《藝用3D人體解剖書》之後,兩人合組的創作團隊即獲美國權威醫學研究機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邀請,投入建構專業醫療用3D解剖學擴增實境系統。

【醫學專業審訂】保羅斯‧凱里(Pauls Keire)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博士,專業餘暇也常從事藝術創作。他除了有深厚的人體解剖學專業,也鑽研組織工程學、心血管內科、骨科醫學、神經退行性疾病與癌症治療等領域。

【翻譯審訂】黃啟峻
奇美藝術獎雕塑類第23、28屆得主。解剖學師承台灣藝用解剖學權威魏道慧先生。曾赴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深造,不單從事雕塑藝術創作,亦參與世紀當代舞團的表演藝術製作。

(02)2392-6899#888  service@best100club.com
週一至週五09:00~18:00 (例假日除外)
本網站版權屬於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
Copyright 2019a division of Yuan-Liou Publishing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