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按鈕


★ 設計精美、廣受歡迎的【漢字樹】系列,獨家限時優惠
★ 榮獲「好書大家讀」、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新生閱讀推廣計畫」優良圖書推薦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賴貴三 專文推薦
★ 全台多所大專學院校長、教授、高中校長、國文老師一致推薦

【漢字樹】(全套共5冊)
定價 2,039 元,獨家限時優惠 1,350 元(66折)
廖文豪/著,遠流/出版
共832頁,平裝,菊16開(17 × 23 cm),附精美書衣
書目包含:《漢字樹:從圖像解開「人」的奧妙》、《漢字樹2:人體器官所衍生的漢字地圖》、《漢字樹3:與動植物相關的漢字》、《漢字樹4:與器物房舍相關的漢字》、《漢字樹5:與天地神靈相關的漢字》


【漢字樹】突破傳統上以部首或聲韻的分類方法,首創以樹狀圖呈現漢字衍生關係,由簡入繁,由具象到抽象,重現了文字演化發展的脈絡,例如,一千多個漢字皆由「人」所衍生,與植物有關的漢字是從「屮」(小草)衍生而來,藉由「根─幹─枝─樹」的生命型態,建立了字與字之間的邏輯關聯,同時也傳達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 另一方面,有鑑於漢代以降,隸書體取代古體字之後,許多甲骨文、金文所代表的圖像意義大幅消失,為了使讀者能夠輕鬆地「望字生義」,廖文豪特別依據甲骨文和金文的構字符號,開發了一套圖像字體。圖像字體不僅保留了古字體的符號意義,也去除了古字體之間的不一致性,同時也講求貼近現代字體的筆畫,可以說是認識古字體及學習現代漢字最簡便易懂的利器。

漢字樹,文化傳承

圖像字具有望字生義的優點,【漢字樹】中每一個圖像字的解說內容大致包含了圖像字大意、注音符號及漢語拼音、本義、引申義、先秦典故、相關用詞或常見用法,以及古字(甲骨文、金文或篆體)。廖文豪認為,圖畫式的甲骨文有如一幅畫的濃縮,記錄一個完整事件,是研究中國上古歷史和文化的寶藏,而漢字解密的過程就像福爾摩斯破解命案一樣,充滿著懸疑性與刺激性。譬如「禹」的甲骨文是由「虫」(或「它」)及一隻「伸長的手臂」所組成,代表「伸長手臂」去抓「大蛇龍」的人,恰好印證了先秦典籍「大禹制服了造成洪水氾濫的蛇龍」的描述。【漢字樹】除了兼採文字學界各家觀點,亦融會了先秦文獻典籍,引述相關的歷史地理知識,或依據新證、推理解析而另創新說,透過每個造字背後的生動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古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思維信仰和風俗習慣,以及上古先民如何觀察自然、利用自然、理解自然與敬畏自然,因此【漢字樹】也可以說是認識中華文化精髓的捷徑。

談到【漢字樹】的研究方法,廖文豪充分展現了「理工人」的思維特點,他運用資料庫及大數據的科學分析,設定五項檢驗原則,對每一個漢字追本溯源:(一)必須符合甲骨文、金文構形。(二)必須符合歷史事實或有先秦典籍為依據。(三)對每一個漢字符號的詮釋必須具有一致性,使它能完全套用在所有含有此符號的漢字上。(四)必須能據此合理詮釋所有引申意義。(五)檢驗字形字義演化的一貫性,與此符號有相關的其他符號之間,都不能有不合理現象發生。也就是說,除了邏輯上的正確性外,還得在古文物或古籍中找到所有相關證據,確定沒有矛盾之處。基於這五項檢驗原則,使得【漢字樹】成為一套系統化、合理化、貫穿古今、容易理解的完整文字系統。

系統化的甲骨文破解技法-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冉」到底是「毛髮」?還是「魚鱉」?|漢字演變暨漢字樹出版學術研討會

【漢字樹】系列共5冊,第一、二冊介紹與人及身體器官相關的漢字, 第三冊介紹與動植物相關的漢字,第四冊介紹文明器物及房舍的漢字,第五冊介紹人的精神活動所創造出來的漢字,包含數字、神靈、祖先,以及自然界中的日、月、山、川、水、火、土等,每冊均附贈「漢字樹」精美書衣。書中獨創的圖像字體,形象生動又饒富趣味,讀者可以一邊欣賞圖畫,一邊閱讀漢字故事,一邊汲取國學知識,還能激發孩子的藝術感知及創造能力。


▲《漢字樹:從圖像解開「人」的奧妙》書衣


▲《漢字樹2:人體器官所衍生的漢字地圖》書衣


▲《漢字樹3:與動植物相關的漢字》書衣


▲《漢字樹4:與器物房舍相關的漢字》書衣


▲《漢字樹5:與天地神靈相關的漢字》書衣

廖文豪
長期任教於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歷經電腦中心主任、圖書館館長等職務,鍾情於古漢字研究,鑽研甲骨文近二十年,自行開發出完整系列圖象字及漢字樹系統,且已獲得相關專利。退休後,創立中華圖象字教育有限公司,擔任執行長,所著《漢字樹》系列皆已發行中文簡體版、韓文版多年。

【作者訪談報導】
【博客來OKAPI】十年生一樹,漢字將成林──廖文豪《漢字樹》

【聯合報】台灣福爾摩斯破解漢字之謎 漢字樹首度兩岸交流

【中央社】大數據來幫忙 台灣專家讓學漢字變簡單

【中國新聞社】台灣寫真:願做破解漢字之謎的福爾摩斯——訪《漢字樹》作者廖文豪

【新華社】台灣學者廖文豪:從甲骨文破解漢字身世之謎

【人民日報】廖文豪:見字如圖,讓漢字更好學

【北京青年報】《漢字樹》恢復漢字本來面目 字義、本意和形象有機結合

《漢字樹》的寫作動機與研究根據/廖文豪
《自古以來,人類用簡單的圖像符號來溝通,這是象形文的基礎,然後再由這些獨立符號的象形字再合成會意字及形聲字等。漢字保留了全世界最完善的圖像文字,我期望藉著《漢字樹》能讓讀者重新從圖像表達的角度來看待漢字。

我原本以為《漢字樹》要經過幾年的工夫,才能被讀者群所理解與接受,沒想到一推出就得到相當熱烈的迴響。這除了感謝上天的恩賜,感謝祖先所留下的文化瑰寶,也要感謝過去在文字學領域貢獻的先輩們所提供的研究文獻。在本書寫作過程中,初蒙作家暨古文學專家高大鵬教授的指導,復經台師大易經學大師暨文字學專家賴貴三教授的指導與慷慨校閱,我在此致上十二萬分的謝忱。

《漢字樹》出版之後,我接到了許多人的回應,有驚喜與欣賞,也有提問或疑慮。對於各方的批評與指教,我甚為珍惜感謝,在此謹以問答的方式來說明我的想法。

一、什麼是漢字樹?為什麼要建構漢字樹呢?
英文字母只有二十六個,拼寫容易,但是漢字部首將近兩百個(康熙字典有一七六個部首),行政院全字庫系統所公告的漢字基礎構件更超過五百個,要熟悉這麼多的漢字基礎構件談何容易?更何況這些構件之間似乎並無可依循的規律,無怪乎能學好漢字的外國人實在少之又少。但是,我找出古字中具有獨立構形及意義的漢字符號,以圖像方式建構出具有衍生關係的漢字樹。

而且,漢字樹的衍生路徑隱藏著漢字的發展脈絡,由簡入繁,由具象到抽象,因此,漢字樹其實就是一部漢字衍生史,有助於我們有系統地理解古人造字的發展脈絡。同時,漢字樹使得每個符號的意義明確化且合於邏輯,其衍生路徑可以幫助學習者(包括以中文為母語的學童或是中文讀寫不得要領的外國人)直覺地產生線性聯想,學習漢字是一串一串地學,會更有效率。

二、什麼是圖像字?
古字的字型結構相當不一致,常常同一個漢字在甲骨文或金文就出現各種不同樣貌,如「方」的甲骨文就有大約三百種寫法,以致於許多文字學者難以破解其構字本義,即使破解了這個字,也難以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古字與現代漢字對應。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自行開發了一套「示意圖像」字體,也就是圖像字。圖像字除了要符合甲骨文及金文所表達的構字本義之外,還要與現代字體的筆劃相接近,使它發揮實用價值。

三、《漢字樹》寫作動機是什麼?為什麼一個學資訊的理工人願意花十幾年的工夫研究漢字呢?
其實一開始,我並沒有想要寫書。我從小學漢字,卻不知道一筆一畫代表什麼意義。這種疑惑隱藏在心裡,日積月累,最後我實在受不了,於是我開始探究漢字背後的世界。我彷彿是一個好奇的小孩,推開了一扇門,然後掉進一座漢字的迷宮花園。我被這座花園裡的甲骨文與金文迷住,對於古人的造字智慧,充滿驚奇與讚嘆。走著走著,發現自己其實已經迷路了。我不斷摸索著出路,先按著前人的蹤跡,以為能找到出路,但卻沒想到引發更多的迷惑。

我經過一番坐定沉思之後,決定學福爾摩斯,先廣泛蒐集資訊,再尋求破案之道。《漢字樹》的系列書籍,就是我把破案經過公諸於世的結果。簡單地說,我寫作《漢字樹》的遠因是在學生時代就對漢字的來源產生好奇,而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又無法完全令我信服。近因則是甲骨文、金文逐漸普及,使我有機會較全面地進入古文字的世界。但是我廣泛閱讀知名甲骨文學者的著作,如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以及王國維、郭沫若、董作賓、陳夢家、唐蘭等知名甲骨文學者的論著,覺得各家的說法相當分歧,同一個符號往往出現許多不同版本的詮釋意義。

有些文字學者往往只看見局部的甲骨文及金字,未能看見全貌,故難免產生以偏概全的弊病。唯有全面彙整分析,才能找出更加一致可靠的答案,而這種工作就必須藉助於完整的資料庫及資訊技術。

甲骨文有三千多個字,而每一種字又有許多不同構型,數量龐大。一般人聽到要彙整分析幾萬個古字,往往就打退堂鼓。而我,憑著一股傻勁,鑽研了十年,才大致弄通每一個甲骨文及金文符號的意義。

四、漢字樹的詮釋,根據在哪裡?
《漢字樹》出版之後,我請教過幾位中文系教授,得到許多指教,受益良多,但同時我也覺得有必要在此加以解釋。

書中使用的獨立符號(又稱獨體字),學者之間大部分沒有什麼異議,例如「又」代表手,「止」代表腳掌,「ㄗ」代表跪坐的人等等。但是兩個以上的符號所組合成的字(又稱合體字),在學術界向來就是意見分歧,例如「居」是由尸與古所組成,但對於居的詮釋,就有不下十種說法。現代人僅能從後來的《說文解字》及先秦典籍裡找線索,有時不可能確知當初造字真正的想法。我是將「尸」與「古」的構字符號與意義彰顯出來,提出我認為較有根據且合理的說法。

五、漢字樹是否有過度詮釋的疑慮?
文字學界當中向來有保守派與較前衛的實用派。保守派認為,若是古文獻中沒有解釋的字或沒有具體證據的字,就不要強加解釋,甚至他們認為將漢字圖像化都是不允許的。我個人是支持較前衛的實用派的。因為古文獻所解釋的也是後人依據有限的證據加以揣測的,不見得是真正的構字本義。

而且古體字當中,有許多有不同的造字來源,非常一致性,也難以系統化,以致於產生學習的障礙。為了使漢字更有系統化,本書主要是選取最能與現代漢字相呼應的甲骨文、金文或篆體。我認為唯有如此才有助於有系統地學習現代漢字。

如果要推廣漢字,就必須以易學易懂的方式來解說漢字的構字意義。在這方面,我開發了圖像字,並將相關聯的基本符號組合成有意義的敘事,例如「聊」代表兩個人面對面(卯)互聽(耳)對方談話。

漢字的構字,本身就有理路可循,因此,漢字樹是試圖重新有系統、大規模地勾勒漢字的邏輯,有些個別的詮釋或許因為個人才學經歷有限,還有疏漏之處,但是大的架構與方向,應該是正確的,在此也感謝讀者的賜教,盼望與讀者的交流。

關於《漢字樹》系列/吳家恆(《漢字樹》主編)

《漢字樹:從圖像解開「人」的奧妙》

《漢字樹2:人體器官所衍生的漢字地圖》


人類的文化發展有縱橫兩個方向。以縱的來說,表現出由簡陋而精緻、由基本生理需求的滿足,進而要求心理、精神、美感需求的滿足。以橫的來說,則是從人的自身出發,先顧及自身,然後推而及於旁人,以及周遭環境的種種現象、物件。

《漢字樹》系列的鋪陳設計,也正反映了這個文明發展的歷程。尤其中華文化是個非常以「人」為中心的文化,雖然對超自然鬼神的關切也存在,但是並沒有像古代的閃族,發展出一個絕對、至高的存在,表現在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進而影響人世間的種種。中華文化沒有一個至高神權,所以自然焦點也放在人身上,表現在文字上,就是漢字中與「人」相關的字非常多。包括把人當成一個實體,用手、腳、骨等身體部位或器官來建構漢字,或是把人當成抽象概念,來呈現人的樣態,以及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係。這就是《漢字樹》第一、二冊的內容。



《漢字樹3:與動植物相關的漢字》


在《漢字樹》第三冊中,作者廖文豪教授則是整理了與蟲魚鳥獸、花卉草木相關的漢字。「自然」與「環境」是個抽象的概念,而在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則是具象的,代表了人對周遭世界的探索,這些動植物就是探索的具體結果。而古人在這些經驗中發現,有些動物是可吃的,有些是吃人的,有些動物可以為人耕地、看門;同樣地,有些植物可以吃、或是可以用,但也有些植物有毒,或是具有其他的特性。

《漢字樹3:與動植物相關的漢字》整理了這部份的漢字,透過作者的解密,再次讓讀者看到古人造字的智慧巧妙,也讓讀者對於每天都在使用的漢字,多了一分瞭解與親近。


《漢字樹4:與器物房舍相關的漢字》


第四冊重點則是放在由「人」所發展出來的與器物、房舍相關的漢字,中國古文明的成就以及側重的重點一覽無遺。在「賴」這個字裡頭,我們看到一束錢和一把刀,說明了古人對於一個人在社會中生存的要件:要有錢才能交換到自己需要的東西,要有一把刀,才能自衛與覓食。從「我」這個字尤其可以看到「我」之所以為「我」,最起碼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所以我們天天都在使用的「我」,其實是個站立的人,手上持著長矛。人的主體性是從自己能站得直、能保護自己而開始的。

從《漢字樹4:與器物房舍相關的漢字》還可以看到許多字與青銅器、陶器的關連,印證了歷史;像是「識」這個字,指的就是能從輕敲武器(戈)的聲音,就能說出武器質地好壞的能力。同時,也可以看到中華文化對於「禮」的重視。禮必須透過儀式來表現,而儀式也需要透過使用許多具體的物件來進行,所以從漢字中可以看到許多字與酒器、食器相關,也可以看到人與人的關係如何表現在這些字中。



《漢字樹5:與天地神靈相關的漢字》


《漢字樹5:與天地神靈相關的漢字》則演繹為「天地萬物本於一」,既側重於人的精神活動所創造出來的漢字,如數字、神靈及祖先,也介紹了自然界中的日、月、山、川、水、火、土等。《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寥寥數語道出宇宙生成的過程,《漢字樹5》以這套宇宙論為架構,介紹與數字、肉眼可見的天地萬物以及肉眼不可見的神靈相關的漢字,可說為這句話作了最完美的注腳。

人體器官
──摘自《漢字樹2:人體器官所衍生的漢字地圖》
在漢字中,「身」是指人的軀體。就構字而言,「身」就是「人」的「肉」體。金文及篆體都是意表「人」腳盤以上的所有「器官」。

許多具有器官意義的漢字都包含肉(月)的古字。「身」的另一個篆體則是調整筆順並加以美化之後的結果。人的軀體所衍生的字,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實體器官(肉)及抽象器官(心)所衍生的字;第二類為頭部器官所衍生的字;第三類為肢體器官所衍生的字。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2段81號6樓    電話:(02)2392-6899#888    傳真:(02)2392-6658
服務信箱:ylib@ylib.com    Copyright © 2018 Yuan-Liou Publishing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YLib is trademark of Yuan-Liou Publishing Co.,Ltd.